911制品厂麻花

《“迷茫何处问通津”—把握诗歌赏析选择题》公开课反思

2012-05-29 作者:丁雯颖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在中考第三轮的复习阶段,我们将复习的重点放在了整理上。这一轮整理性的复习工作包括作文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和古诗文部分。而诗歌赏析的整理则是古诗文部分的一块重要内容。之所以选择这一题目,一方面是由于诗歌赏析选择题在中考中有着分值较大和错误率较高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和积累以《点击》为母本的诗歌赏析内容时,往往还存在很多疏漏。如果不讲求这一知识板块的方法性梳理,则往往复习时事倍功半。
    但是,如何设计好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模式,真正把教学目标、重难点落到实处,却让我颇费了一番脑筋。若从技法上来梳理,则可以直接归纳错题类型,但这样的梳理更易成为一种灌输,如果学生对于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依旧无法精准把握,则对于方法理解、掌握的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受限;若从内容上来梳理,则抓住了诗歌赏析的本质内涵,但对于综合性和整理性的总复习而言又难有抓手。
    在师傅张老师和备课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先后试讲了五次,五易其稿,才得以将对于诗歌内容主旨尽可能细致的把握和技法性的复习模式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节公开课。
    从这节课中,使我感触良多。
    首先,是备课的细致与精益求精。
    中考所涉及的20首诗作,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贬谪诗、写景诗、抒写个人志向的抒情诗以及其他几类“杂”诗。要准确把握这些诗歌的主旨,就必须做到知人论世。但宽泛的了解其实是并不够的。以陆游与辛弃疾诗作主旨的差别来说,如果不是仔细地去翻两人的年谱、生平经历,翻阅比较多本“中国文学史”,查找了五六篇文学批评方面的论文,恐怕我是很难把这两位诗人中陆游只有对于朝廷的失望不满,而辛弃疾的作品则是抒发了作者报国无路的痛苦和无人可诉的内心孤独和压抑,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的差别原因讲解清楚。只一番备课虽然过程是艰辛和痛苦的,但也再一次让我深深了解到,只有细致细致再细致的备课,才能够正真上好一节课。
    其次,在初三最后一轮的复习中,如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也是我在备课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开始的尝试,我应用的是演绎法。通过告诉学生错误选项的规律,再让他们自己根据题目体会。试讲后,我发现,这样的上法,虽然快速,但对于学生而言,不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让他们真正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没有能够培养他们对于“整理性复习”的意识。因而,我又改用的归纳法。这种方式,虽然在课堂的把握上会有一些冒险和挑战,但对于学生来说,会使得他们获得更大的益处。同时,这也让我懂得了,要在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发挥地越多,参与地也就越多,越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三,对于学生预习作业的应用和处理也是我在这节课中受到很大启发的地方。作业不仅仅是课后的练习。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则作业的价值也不可小觑。在这节课前,我以预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先将错误选项圈划出来,一方面检验了他们对于诗歌赏析积累的程度,同时也完成课堂教学的预备工作,使得课堂可以直接进入错误类型的归纳阶段,已取其事半功倍之效。
    在这节课中,我也有些遗憾。首先问题出现在时间掌握的不均衡上。在学生对于错题类型的归纳上,在字词和技法两个部分我花费的时间较多。一方面可能是觉得学生回答不到位,想要补充。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内容基本准确而表述方式与自己的表述不同时,会重复其答案,而“纠正”其表达。这样看似能让学生听得更加清晰有条理。殊不知,这样做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并不可取。同时从课堂效果而言,这也占用了后面对于主旨的分析中,学生的参与时间。
    在对于不同诗歌主旨细微差异的把握上,这节课我采用了以老师主讲的方式进行。其实也完全可以将我准备的作者生平关键的材料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归纳和寻找两人诗作主旨不同的本质原因。如果这样做,则能够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是能够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思维主动性的更好的法子。
    总之,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台阶,虽有时踉踉跄跄,但好在终归是不断前进着的。而我,也定会在这不平坦的教师之旅中求索前行,用自己的汗水为学生带来智慧和希望。